返回 论文摘要
放大 缩小

器官捐献中国模式的临床实践

何晓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我国器官移植一直面临使用死囚器官的伦理压力及器官短缺的双重困境,启动公民身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法律及文化的差异,西方通行的脑死亡捐献模式在我国实施面临巨大障碍,只能采取以心脏死亡为主体的“中国模式”作为启动公民器官捐献的突破口。然而,该模式在供体识别与维护,器官质量评判与修复等方面存在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开展研究如下:1. 建立了脑死亡后心脏死亡捐献的大动物模型,系统研究其病理生理特征以及供体器官的损伤机制,证实了其可行性;2. 通过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构建了识别潜在心脏死亡供体的nomogram的预测模型,其准确性为96.0%,高于国际上通用的UW模型(82.0%)和Wisconsin模型(88.4%);3. 供体维护时,通过合理应用ECMO及CRRT技术,维持供体循环及内环境稳定,完成捐献肝脏和肾脏的使用率分别为94.6%和92.7%,高于美国水平(74.3%和73.1%);4. 建立了综合应用体外肾灌注仪(Lifeport)中的灌注参数,ICG滞留率检测,以及CT血管灌注成像和超声弹性模量等功能影像学检查评估供体器官质量的新方法;5.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肝脏体外常温机械灌注仪,提高了心脏死亡供体器官的使用率和移植疗效;6. 通过揭示自噬和miRNA-26a在供肝保护中的调控机制,提出了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方法。
上述器官捐献中国模式面临问题的解决,显著提高了本中心的器官捐献的效率与数量。心脏死亡供体器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移植疗效接近西方脑死亡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