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论文摘要
放大 缩小

普通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评估潜在DBD供肝质量的初步研究

张红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背景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脑死亡器官捐献(DBD)是目前我国供肝的重要来源,准确评估供肝质量是确保移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普通超声具有简便、无创的优点,超声造影(CEUS)技术可以反映器官血流微灌注情况,在评估供肝质量方面有很大的潜能。本文旨在研究普通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技术评价潜在DBD供肝微灌注情况,对比供肝复流前活检病理结果、获取术中视检情况及受体肝移植术后近期情况,初步探讨其评价供肝质量的价值。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6年5月间我院欲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DBD供肝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3~53岁,平均(33.7±12.1)岁。
仪器与方法:采用GE LOGIQ-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先常规使用低频二维超声进行检查,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及肝内血管,用频谱多普勒测量肝动脉、门静脉主干的流速,用高频超声观察肝包膜形态及实质,作出造影前的初步诊断。造影采用9L-D探头,造影剂为声诺维(SonoVue)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先向粉末内加入生理盐水5ml充分摇匀后,抽取1.5ml经深静脉团注,迅速注射10ml生理盐水冲管,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记录肝实质开始显影的时间、造影剂肝内分布情况及显影时间,是否有异常灌注区域及肝门部胆管的灌注情况。
获取术中暴露肝脏后,观察肝脏的大体形态、颜色、边缘,触摸肝脏的质地、温度的改变、有无肿块以及肝蒂胰头处有无异常肿大的淋巴结;若判断肝脏可用,则进行灌注,并观察肝脏灌注后颜色改变是否正常。 结果  12例潜在供肝中,8例超声发现异常(见表1),其中2例放弃使用,6例用于肝移植,术后1例于术后1天出现多发性功能衰竭死亡,其余5例情况良好。
表1 8例超声发现异常供肝情况一览表
种类 例数(发现率) 获取数 术中视检评估 活检病理 受体肝移植术后近期情况
中度脂肪肝并肝实质灌注欠佳 2(16.7%) 0 1例土黄色质软,1例土黄色质硬 1例活检结果为:少数肝细胞脂肪变性(<10%);1例直接弃用。  
轻度脂肪肝 1(8.3%) 1 良好 肝细胞轻度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 良好
血管瘤(16×15mm) 1(8.3%) 1 良好 肝细胞轻度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 良好
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实质灌注欠佳 1(8.3%) 1 左肝外叶结石并萎缩 少数肝细胞脂肪变性(<10%) 术后1天死亡
局部片状异常灌注灶 3(25.0%) 3 良好 肝细胞轻度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 良好
 
结论  普通超声联合CEUS在快速、简便、无创评价潜在DBD供肝质量上具有较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