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论文摘要
放大 缩小

SphK1基因敲除通过调控S1PR1-NF-κB/STAT3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王忠夏1, 强光辉2, 张广1, 曹胤1, 江春平1

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2.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K1)敲除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小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缺血90min、再灌注6h、12h后小鼠血清ALT水平,通过HE染色检测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TUNEL、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凋亡及炎症相关转录因子NF-κB、STAT3激活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组织中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及NF-κB及STAT3活化状态,并以ELISA及qPCR法测定IL-1β、IL-6及TNF-α表达。
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phK1敲除鼠再灌注6h及12h后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且肝脏坏死面积及肝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表明SphK1敲除显著改善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除鼠肝组织缺血再灌注后S1PR1及其下游的NF-κB及STAT3活化水平降低,且受上述转录因子调控的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显著下降。
结论:SphK1敲除显著改善了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在于下调了S1PR1及其下游的炎症相关转录因子NF-κB、STAT3激活水平,并进一步抑制IL-1β、IL-6及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SphK1可能成为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靶点,进一步研究其抑制剂或靶向干预手段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